一、集团创新机构基本情况
为保持我院集团持续的创新能力和市场核心竞争能力,机械总院集团策划建设了一批国内基础性、公益性和战略性研发机构,并经过国家科技部、国家发改委(原国家计委)或地方政府部门批准建设,有些机构还获得不同额度的资金支持,对于提升我院的创新能力,加强科技创新工作,促进成果转化,支撑产业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。目前集团创新机构基本情况如下:
(一) 国家级创新机构
表1 国家重点试验室
序号
|
机构名称
|
级别
|
批准机关
|
挂靠单位
|
状态
|
1
|
先进成形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
|
国家级
|
科技部
|
研究中心
|
验收
|
2
|
新型钎焊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
|
国家级
|
科技部
|
郑州所
|
在建
|
表2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
序号
|
机构名称
|
级别
|
批准机关
|
挂靠单位
|
状态
|
1
|
高效优质焊接新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
|
国家级
|
原国家计委
|
焊接所
|
验收
|
2
|
制造业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
|
国家级
|
计科技[1995]989号
|
自动化所
|
验收
|
3
|
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
|
国家级
|
计科技[1994]35号
|
机电所
|
验收
|
4
|
机械工业生产力信息与培训中心
|
国家级
|
原国家计委
|
生产力中心
|
|
表3 国家04专项创新平台
序号
|
机构名称
|
级别
|
批准机关
|
挂靠单位
|
状态
|
1
|
精密塑性成形技术与装备创新能力平台
|
国家级
|
工信部
|
总院牵头,机电所参加
|
在建
|
2
|
先进焊接技术与装备创新能力平台
|
国家级
|
工信部
|
焊接所牵头,一重、北工大等参加
|
在建
|
3
|
重型锻压装备与工艺创新能力平台
|
国家级
|
工信部
|
一重牵头,机电所参加
|
在建
|
(二) 省部级创新机构
表4 部级工程(技术)研究中心
序号
|
中心名称
|
级别
|
批准机关
|
挂靠单位
|
状态
|
1
|
机械工业铸造技术工程研究中心
|
行业级
|
原机械部1999.4.7
|
铸造所
|
|
2
|
机械故障与事故分析工程研究中心
|
行业级
|
原机械部
|
郑州所
|
|
3
|
机械工业表面工程研究中心
|
行业级
|
原机械部
|
材保所
|
|
4
|
机械工业汽车零部件成形模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
|
行业级
|
中机联科{2008}380号
|
机电所
|
在建
|
5
|
机械工业网络化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 心
|
行业级
|
中机联科[2007]483号
|
生产力
|
在建
|
表5部级重点实验室、工程实验室
序号
|
机构名称
|
级别
|
批准机关
|
挂靠单位
|
状态
|
1
|
机械工业高效优质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
|
行业级
|
中机联科[2007]482号
|
焊接所
|
|
2
|
机械工业塑性近净成形工程实验室
|
行业级
|
中机联科{2007}482号
|
机电所
|
|
3
|
机械工业高性能铸钢材料与先进成形技术实验室
|
行业级
|
中机联科[2007]482号
|
铸造所
|
|
4
|
辽宁省特种钢铸造工艺重点实验室
|
省级
|
辽科发[2007]46号
|
铸造所
|
|
5
|
机械工业铝镁合金铸造技术重点实验室
|
行业级
|
中机联科[2008]381号
|
铸造所
|
|
6
|
机械工业钛合金材料及精密熔铸重点实验室
|
行业级
|
中机联科[2010]235号
|
铸造所
|
|
7
|
机械工业集成开发产品平台技术重点实验室
|
行业级
|
中机联科[2007]482号
|
生产力
|
在建
|
表6 省级工程研究(技术)中心
序号
|
中心名称
|
级别
|
批准机关
|
挂靠单位
|
状态
|
6
|
机械工业铸造技术工程研究中心
|
省级
|
国机改[1999]178号
|
铸造所
|
|
7
|
沈阳市轻合金反重力成形工程中心
|
市级
|
沈科发[2007]57
|
铸造所
|
在建
|
表7国际合作机构
序号
|
中心名称
|
级别
|
批准机关
|
挂靠单位
|
状态
|
1
|
特种材料及特殊加工国际科技合作基地
|
部级
|
科技部合作司
|
焊接所
|
在建
|
2
|
先进制造技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
|
部级
|
科技部合作司
|
机械总院
|
在建
|
3
|
中韩技术中心
|
部级
|
|
生产力中心
|
待批
|